哭泣,并不代表你是最伤心的那一个──《AMY》
到底是哪一种伤害能导致一个人失语、失聪?
《AMY》告诉你:自责。
忘了是那七年前还是八年前看的一部澳洲电影,当时正值电影低潮,许多影院的电影基本除了是无厘头的港产片和美国的商业电影外,没甚好看的,但基于渴于找部电影填时间的我,便随便买了张票往电影院鑽,结果,看了一场好电影。过后,还去找了这部电影的VCD收藏了。
昨晚,因刚病癒无聊,啥事都不能干,便又去把这部电影挖出来重温。
情节简单,人物个性分明,故事依然感人。
当妈妈的,不明白为何原本在四岁时能说话会唱歌的女儿,为何突然失语復失聪,与她完全失了沟通。她也不明白,为何失聪的女儿会喜欢把收音机的音量调得老大,也没有深入去瞭解,因为,她也活在痛苦与悲哀中。
在女儿出事的同时,她失去了丈夫,亲眼看他活生生被烧死在他演出舞台上,而不能施于援手。随后,为了躲避质疑她不能照顾好女儿的某政府机构人员,她带着女儿出逃,来到一个看来品流复杂的住宅区居住。那条街上,住了一个有洗地癖好的老太太、整日在修车的两个年轻人、发酒疯的男人一家,以及一个脾气暴躁的音乐人。
这些看来过得不太融洽的邻居,在AMY与妈妈搬来后,大家的关係就慢慢起了变化,因为,他们突然发现,有一个听不到也不会说话的小女孩来了,似乎是很有趣的事。
首先,就是那个发酒疯男人的儿子,他最好奇,也最快跟AMY交上朋友。然而,他们还是没法子沟通。直到有一天,脾气暴躁的音乐人,在自己门前玩音乐时,被不请自来的AMY打扰,发现,她原来会唱歌。
奇迹,往往就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现,但若不继续追查,就没办法发现真相。
那个看来不近人情的音乐人,心地其实挺好。他对于自己的发现并没有不当一回事,反而继续探索,结果发现:失聪的AMY听不到“话语”却听到歌声;不会说话,可是会唱歌。于是,他们,终于找到与AMY沟通的管道了。可是,到底是什麽原因造成AMY这样的沟通障碍呢?
依然成谜。
可是,真相很快就揭露,在一次被那发酒疯的男人追赶而失踪的AMY,经过了被拐带、被监管、被迫与母亲分离,并在街头流浪等的经历后,在路过一场露天演唱会时,终于崩溃,而被诱导说出她心中不会说出来的痛。原来,她以为自己是杀害父亲的凶手。
AMY的父亲是知名的摇滚歌手,目睹他意外死在舞台上的不只是他的妻子,还有他四岁的女儿AMY。受到惊吓的AMY一直有个错觉,以为是自己推倒了父亲,导致他触电而死,所以深深自责,以致失聪、失语。
电影进程到这儿,泪就会忍不住掉下,昨晚也不例外。
原以为已哭过了就会免疫了,结果,还是再哭一次。
年轻的时候以为,哭得悲悲戚戚、抢天呼地的,一定是最伤心的。然而年纪越大,就发现,越能冷静面对生离死别的,反而是最伤心的那个──因为心已伤得哭不出来,若不干点事可能就活不下去了。
以上,是题外话。
这部电影,说的,其实是沟通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,不一定得用语言的,对于不能沟通的人,若能找到另一种沟通方式,那事情就能圆满解决了。
真想,让我国家的某些领导人看看这部电影,并请专人为他们解读何谓“人类的语言”和“沟通”。
以上,也是题外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