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点半就醒了,一杯他们开会剩下的猴魁,几包角落里的撒其玛,才发现,打开包装后的糕点会变硬,没风化就好,填填肚儿,满血复活。
床单上给染了一大片,难言之隐,可不得老婆一洗了之,触目惊心的红,又给爱干净的她添麻烦了。
昨晚微醺之前量的血压,135的八十几,很正常,电子测量会稍微偏高,也可能前些日子有些上头。
清清爽爽多好,惹那么多不搭干的无聊,是不是活腻了?
街上的匆匆一瞥,似乎有刺激到自己,没什么好说的,李白先生讲了: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”
陈词滥调凑合得烦人,还是小诗走心。
酱紫,自个安静的状态无法要求再多,早安,一切适意的人们!
       在一些商铺的玻璃上会有字贴纸。比如小吃店会用它表述店里售卖的食物。只是看着窗外景色的一瞬间我忽然有一种担忧。会不会这个贴纸还没等到泛黄褪色的时候,玻璃却要碎了呢?
       好像疫情以前,店铺在印象中都会开很久。他们的招牌,玻璃上的字贴纸应该是许久一换。我没想过什么时候玻璃会碎,就好像没有看见则不会那么去想罢了。
        但看着玻璃外摇动的树叶我忽然执着的想知道会怎样。这个时代其实就如同透明玻璃,我们如同贴纸。我们透过玻璃看到窗户里的景色,用自己的字为其说明。但或许就是会经营不善,经营倒闭店铺拆迁。又或许只是昨天刚贴好的今天就因为小孩的弹弓忽然崩毁。
        会怎样呢?没有答案。有时候我们抱怨自己倒霉,也用塞翁失马的故事安慰自己幸福在后面。但故事有些时候个人的努力极其有限,毕竟再这么好的字贴纸,也不会是店倒闭的主要原因。我也不是看装潢去饭店吃饭的人。
        但有一点没变。时代是透明的。只是时代里的这些事物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认知和努力。且不因为我们的行动变动剧烈。这或许会成为一种无力感,也会成为一种解脱感。
        世界虽然没有因为我而变好,但也没有因此更糟不是吗?
        于是我开始对自己的遗憾而释然。或许这就是好的故事。只是我的浅薄让它看起来很糟糕。
  今天有同学问“你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”看着他们花里胡哨的回答,我想了想,并不是很清楚该怎样回答,但是当我看到有个同学说“不洗头发打原神”的时候,虽然我承认这个回答有点滑稽,但是我想到了,我说“在冬天的时候带围巾,然后用冰凉的手去摸冻红的脸”虽然看起来比刚才那个同学的回答更加无厘头,但是这又确实是我的第一想法。然后到后来,更多的想法接二连三跳了出来,比如说:我喜欢把我的床弄得乱七八糟,然后听我妈妈批我;我还喜欢看各种同人文,尤其是名柯,最近特别喜欢高明;我还喜欢睡觉,是从晚上九点睡到第二天早上九点的那种。
  虽然说这些想法跟“意义”这个词来讲不相类似,但是又不得不承认,一千个读者的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每个人对生活的意义的看法都是不同的,这又正好表现了,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,尽管是同一个母亲生的,但内心深处所向往的,却又都是不同的。
        小时候,爸爸妈妈工作好忙好忙,我被送到姥姥家,印象里那里面朝大山,人们热爱劳动,总是朝九晚五,于是我在院子里摆上小椅子,希望姥姥姥爷回来后第一个看到我,小小的我坐在大大的月亮下,听着风在耳边轻语,鸟儿在远处伴奏,我不再思念爸爸妈妈,我喜欢那里。
  长大后,我回到爸爸妈妈身边,因为他们太忙,我不够年龄便上了学,总是在追赶别人的脚步,于是我开始思念姥姥姥爷,那里的慢节奏,那里美丽的夜晚让我重生,那里的江风会吹走我所有烦恼,因为大水,我要绕好多道才能回到那个我曾经轻而易举就能见到的江滨,我面朝那里,似乎变了又似乎没有,不变的是还是姥姥姥爷陪着我,变得是我的思绪,我开始怀念,于是每当我烦恼的时候便日日夜夜对着月亮许愿,希望和我同看一片天空的姥姥姥爷能给予我力量,最后我爱上月亮,也追随那清澈如江的内心。
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了。有次物理考试的时候只有60分钟,我把整份试卷(8页)当中我能写的全都写完了,就留了几个空没写,然后物理老师就在我的试卷上写着不要留空白。我的一个同学最后一整页白白净净,什么都没写,物理老师什么都没写。我们两个都是培优的,我留三个空他就意见很大,她留一整版他就没意见了???
语文考试考了90/120,在我们班能有这种成绩已经很厉害了,然后培优班里的另一个人80多,语文老师就只愿意多关注关注她还有其他几个,就一眼不看我。
现在也就英语能给我些许安慰,我就是那种平常的考试考96啥的,然后一到大考就飙到100多,我们班英语贼拉胯,英语老师就经常说我还有其他几个就总是被他们拖着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