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看古人的幽默──生个儿子叫弄璋,生了女儿就弄瓦了。
男儿是玉,极为珍贵的易碎品,只要经过稍琢磨,就望能成大器;女儿是瓦,泥土烧成的,稍有用处的就可以製成器具,若破了也不觉得可惜,任其土归土吧!这,就是从古至今,在传统华人心中,男人女人的地位。
即使已流到海外生根开枝散叶的华人,仍保留着这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,家庭中的媳妇若未能生个男丁,不是终其一生努力追儿子,就是被公婆仇视、歧视一世。
然而如今,则听到许多为人父母者说,生女儿好。老一辈的说,“还好养了女儿,不但养家,还会照顾父母,贴心,好!”;年轻的则说,“前车可鑑,小时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,父母给了儿子最好的,最后儿子还不是‘嫁’了出去,只听老婆话?怕怕,还是养女儿有赚没赔。”
我妈可是亲身体验了这种冷暖人情。只养了三个女儿的她,打我们小时就听了许多閒言閒语,还有许多“同情话”:“唷,只有女儿而已呀?怎麽不生个儿子?以后女儿都嫁了,谁养你呀?”
现在?
只要听说我妈有三个女儿,大家都竖起拇指讚道:好福气!
有个卖鸡蛋的Uncle,刚好与我妈相反,有三个儿子。他是福建人,一直很自豪自己只生儿子,没养“赔钱货”。前几天,他突然对我妈感慨:“你就好啦,娶了两个回来。”
我妈说:“说什麽话呀?我养的是女儿呀!”
“就是说你的女儿呀!你的女儿女婿是不是每个星期都回来陪你吃饭?你的女儿养不养家,给不给你家用?”
我妈点头。
“所以说你好呀!嫁了女儿反而多了女婿回来陪吃饭,我的儿子,都‘嫁’出去了!给他娶了老婆给他买了房子,连老家都不回!养大他了,供他唸完书,出来工作,一分钱都没给过家裡,唉!”
这真是奇妙的世界。三十多四十年前,当马来西亚华人还在忙着追儿子、生了女儿总送了马来人养时,马来人就已欢欢喜喜地把女儿养大,然后再把别家的儿子“娶”回家,增加人口和生产力。这几十年来,华人都在笑马来人奇怪,只爱养女儿,却没想到,直到现在他们才发现马来人的智慧──女儿比儿子贴心,女儿比较顾家。然后现在,才亡羊补牢地说养女儿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我在此无意诬蔑男人不照顾原生家庭、不养老人,当然,尚有许许多多很照顾家庭照顾父母的好儿子,只是现在一般人的普遍共识是,大多数的女儿,总比儿子多了一份贴心,较主动帮忙家庭生计和照顾年老父母的需要。
我想起十多前,有个男同事说,讨厌儿子,所以只要老婆生女儿,而且是非女儿不可,不然他不要。那时我们个个大笑,说这男人怎麽这麽想当岳父呀?却原来他竟有先见之明,预见到十多年后的现今大马华人的新价值观:养了女儿才是宝!
“若我还年轻的话,真恨不得再娶个老婆生个女儿养呢!”这是我妈给我转述的那Uncle最后说的一句话。
其实,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对。前几天才看到一个新闻报道,一个父亲要与女儿断绝关係,原因是,女儿爱追名牌,不但背了满身卡债,还去借“大耳竉”(地下钱庄),为父者已无能力再替她偿还债务,只要忍痛弃天伦。
我想,无论生儿子生女儿,若养了没教育好,长大了一样让父母头痛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