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手竹门日衣刀
竹门日衣刀。
刀妹的名字是简初拆分开的意思。
她真的就还蛮有个性的,她是唯一一个看了lof官号爬进来的写手,书会写文活动的第一篇作品是她的《给爱人的一封信》。
那篇当时真的惊艳我,迎面而来便是文字赋予的时代精神。
起初我们交流起来也有诸多不顺,刀刀这人有的时候还挺别扭的。
最开始,她是看书会人少才来的,大家一口一个大佬让她很不舒服。
在刀妹眼里,她的作品是她的私人物品,我们可以看,可以不发表言论,但不能随意评价。
这倒不是因为她傲气还是什么,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她很孤单。
她写文字展示出来,渴求又抗拒别人懂她,她别别扭扭地跟我说:我不喜欢大家都说我的文好,也不喜欢被恶意评价。
每个人都是矛盾体,刀妹“矛盾”的特别明显。
我们书会搞自我介绍的时候,她写道:
“如果把严金枝十几年的每一天做成胶卷,那可能会很浪费,每一天不尽相同,从这一头苍白到那一头,从白天枯燥到黑夜,一天隔一天地遗忘。”
她说自己是自卑又自负的,那么在我看来,刀刀的状态大概是自卑的人迷失在了通往自信的路上。
与她的字里行间中窥视,我觉得刀刀或许不应该处在大多数人都前进的那条路上。
每个人都从出生开始,不停在被分门别类,小时候的乖宝宝是一个标签,学生时代成绩优异也是一个标签。
很少有人会去思考每个乖宝宝的背后是否站着严厉的父母,不会看到成绩优异的背后是遍布手臂的伤痕和没日没夜的重复学习。
诚然,这个世界有很多很多人,他们积极向上,带着从容的微笑面对困难,气宇轩昂的时刻站在那里。
他们勇敢而无畏,快速适应进每一个新环境,他们普通,却一定拥有内心的成功与满意。
这很对劲,值得我们为他们高兴。
但是反过来呢,是生物都会良莠不齐,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,但思想和情感是不应该被管制的。
烂人的定义大概…是不思进取,每天活一天是一天,不愿意给社会和人类大体创造价值,自己的生活糟糕还要给群体造成这样那样的麻烦。
但是人类本就不可能迎着朝阳努力前进的吧。有好有坏,优差并存才是人类。
差劲,糟糕,懒惰,自以为是。
这些都是群体给个体下的定义标签。
怎么生活不就是个人选择的事吗?抑郁症,残疾,这些都是一种被定义的标签。
我们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,代价自己担着,亲疏远近也是别人的事。
我不希望任何人被强迫着向前走。
有负担的社会才是社会,跑得慢的羊会被吃掉,这都很合理。
所以,都少说两句吧,让我们自生自灭。